21天養成一個習慣:拉開孩子差距的從來不是智商
跟大伙兒說句實在的,誰家孩子天生就懂事、自律啊?除非你運氣特別好,攤上那種生下來就啥都不用操心的。大部分成績好、讓人省心的孩子,說白了都是家長盯出來的。
但為啥人家盯有用,你盯就沒用?關鍵是你倆盯的地方不一樣。人家家長盯的是習慣。比如孩子7點起床、8點干啥、9點干啥,天天這么重復,堅持21天,孩子腦子里就跟長了個“自動開關”似的。這可不是瞎說,習慣養成就像條件反射,到點自己就醒,根本不用鬧鐘;該寫作業了,不用催就坐下,這就是習慣的厲害——不用費勁兒靠自律,跟自動駕駛似的?稍倏纯丛塾行┘议L,陪孩子寫作業凈盯著啥?“字寫大了,改!”“這題又錯了,你咋又不仔細?”“數學符號又寫錯了!”就這么叨叨叨,孩子不煩才怪。
你想想,你這么盯,到了高中咋辦?題目你都看不懂了,還咋盯?甚至小學四年級的題,說不定你都撓頭,這就叫盯錯地方了。真正該陪的,是幫孩子養習慣。一個習慣一個習慣地養,養好了一個再打下一個。21天就專心攻一個,別急吼吼地想一步到位。比如先練“放學回家先寫作業”,練熟了再練“寫作業不玩橡皮”,慢慢來,孩子才不逆反。
習慣差的孩子,你更得陪著,但不是盯著錯題罵,而是幫他把壞習慣扳過來。讓他明白“我該先干啥、再干啥”,這才是陪的意義。要是光盯著他寫錯的題,告訴他“該這么做”,那到了高年級,你根本跟不上,孩子也早就煩透了。
還有些厲害的家長,不光養習慣,還能找到孩子的興趣點,那更牛。但好多家長這兩樣都不沾,就知道盯著孩子的字寫得對不對、題做得對不對,所謂的“陪”就是不停挑錯,孩子能不跟你對著干嗎?
其實啊,小學生哪有那么多自律?都是家長一點點盯出來的習慣。一旦習慣養好了,你就能慢慢撒手了。他到點就知道該干啥,你也省事兒。就像暑假,別讓孩子睡懶覺,平時幾點起,暑假還幾點起,不然生物鐘一亂,好不容易養成的好習慣全沒了,壞毛病又回來了,那之前的功夫不就白瞎了?
所以琢磨琢磨,到底該咋陪孩子?別老揪著錯題不放,先把習慣這塊地基打牢了,比啥都強。
-
養女兒的家長一定要注意:女生出門絕對不要窮游。 什么叫窮游呢?就想辦法去搭個順風車,人家有順風車捎你一程。不管你是兩個女生、三...
-
就是有很多家長在問我啊,就是小學要不要學奧數?如果學奧數是學線上的,還是學線下的?如果線下報哪個班?然后線上呢,又是選什么樣...
-
你覺得幼兒園的孩子應該是玩還是學知識?那肯定是玩...
-
跟大伙兒說句實在的,誰家孩子天生就懂事、自律啊?除非你運氣特別好,攤上那種生下來就啥都不用操心的。大部分成績好、讓人省心的孩子...
- 1 軍訓簡筆畫53
- 2 女生在烈日下軍訓的簡筆畫圖片9
- 3 小朋友在吃早餐的簡筆畫圖片30
- 4 媽媽給兩個孩子量身高的簡筆畫圖28
- 5 小朋友女生在認真寫作業的簡筆畫65
- 6 黑神話悟空火爆全球 來看看悟空1067
- 7 黑神話悟空簡筆畫1261
- 8 噴水的鯨魚簡筆畫圖片2526
- 9 蝦簡筆畫1244
- 10 小龍蝦簡筆畫2608






